close

對話尹同躍:所有的時間都屬於奇瑞汽車

沒有休息日已是多年常態,對他來說所有時間都屬於奇瑞。這位奇瑞掌門人的信條是,更希望能夠做得久,哪怕自己小一點

尹同躍花白的頭發與他48歲的年齡有些不太相符,也跟那張娃娃臉不太協調。6月19日是個星期六,尹同躍在蕪湖奇瑞總部他的辦公室裡接受瞭《汽車商業評論》的專訪,聊到興處他推掉瞭一個安排好的會面,采訪結束後立即去下一個會議,第二天是周日,他奔赴合肥參加省裡活動。




沒有休息日已是多年常態,對他來說所有時間都屬於奇瑞。那個金弋波記憶中的同班同學喜歡玩,喜歡打籃球、踢足球,喜歡看電影,喜歡在宿舍熄燈後把門打開留道縫,透過走廊的燈光看小說,但這個夏天的尹同躍肯定沒有時間和精力看一場世界杯,盡管世界上最會踢球的那個人是他造出的產品的代言人。

以下是《汽車商業評論》對尹同躍的采訪節錄。

為什麼慢下來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奇瑞早期狂飆突進,銷量一直很強,大概到2007、2008年開始準備轉折。當時這種慢下來的原因是當時奇瑞的競爭力不行瞭呢,還是市場形勢所迫?你覺得當時這種慢下來跟什麼有關系?

尹同躍:2001年奇瑞開始賣的時候我們正好搶瞭一個空當,汽車進傢庭,正好是趕上好時候,量上去得比較快,同時也引發瞭其他企業做汽車的熱情。奇瑞公司打破瞭中國做汽車沒有希望的說法。人們總說做汽車投資巨大,外國品牌每年在中國都要發一個白皮書、藍皮書,都要投資多少多少億歐元或者是美元,國內呢也相信瞭外國人,認為必須做到幾十萬或者幾百萬臺才能夠做研發。奇瑞公司當時沒有想太多就做瞭,市場後來也接受瞭。

到最後,我們在想奇瑞公司的未來是什麼?企業做到最後沒有技術不行,所以就開始大量投入技術,包括人員。從發動機開始,世界上最新的發動機廠、最新的變速箱廠、最新的底盤廠,就是在那幾年花瞭很大的精力做的。

我們大概是從2002年開始全面啟動瞭新一輪的發動機研發和自動變速箱的研發,因為國內還是空白。我們在技術上的成就傳播得非常不到位。我們是國內第一傢生產高壓共軌柴油機的企業,我們是中國第一傢生產缸內直噴汽油機的企業,我們是中國第一傢生產CVT的企業。這的確是自己做的。人員、標準、配套體系都是不錯的。

2007年8月,奇瑞公司銷量過瞭100萬輛,我們搞瞭一個100萬輛的下線儀式,當時行業裡面也來瞭很多領導,北京的部長就來瞭好幾人,行業裡也來瞭很多人。當時我們就討論,再往後怎麼走?他們告訴我們,也就是中國缺少品牌。

2008年1月,胡錦濤總書記來的時候也反復強調中國還是要建立品牌,當時說要建立國際品牌。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應該說是在自主創新方面、品牌建設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到位的30年,但是整個國傢完成瞭一個原始積累。但是後30年,我們不能再犧牲環境,也不能犧牲員工、勞動者的權益,不能再犧牲資源,要產業升級。

產業升級的基礎是什麼?就是一個技術和品牌,我們不能再追求速度,因為當時已經有幾十萬的規模,幾十萬的規模足以讓我們所有供應商對我們重視。如果我們再做一個門檻很低的產品,不投技術就這麼盲目發展,最後一定會出現波動問題。

現在國外品牌企業往下走是很容易的,可以利用中國的投資環境,可以利用中國同樣的方式可能比我們做得還好,他們可以往下探。如果我們不往上走,我們企業未來的生產空間會越來越小,甚至會死掉。

應該說,當時我們也承擔瞭一定的所謂國傢責任,大傢給我們的鼓勵也比較多。我們中國汽車工業到底怎麼發展?奇瑞到底怎麼發展?我們已經花瞭那麼多經歷把企業做起來,怎麼樣把企業做大、做穩、做強?實際最重要是要把它做久,一定要把這個企業做久,做久就是做具體的品牌。

今天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瞭品牌,後來也請瞭一些外國咨詢公司幫我們做品牌發展策劃。應該說我從18歲開始學習汽車、摸汽車,從22歲畢業到一汽,這麼多年對汽車這一塊是什麼玩意兒,多少還知道一些。我跟世界各地咨詢公司汽車人打交道,交朋友,但對品牌這一塊,我們關註得還是非常小。後來我們就跟國外的人回來研究什麼是品牌?我們發現我們不知道,我們也認為中國其他汽車產業也不知道,我們也認為中國的其他企業也不知道。

那現在你認為品牌是什麼呢?

品牌是什麼?我們認為品牌好像是口碑,口口相傳。實際不是這樣的,不完全是這樣的。品牌是一種生活方式,是一種文化的載體,咨詢公司當時給我們做瞭一下測試,當時拍瞭很多人的照片讓我們分解他們的層次,也就是哪些人是住在五星級,哪些人是住三星級,哪些人是快捷酒店的?哪些人吃什麼?哪些人穿什麼衣服?哪些人剃什麼頭?這都不一樣,實際整個社會的層次分很多層次,細分層次。

看看國外品牌之間的差異化,它們由很多元素構成瞭這麼一個東西,也就是奧迪為什麼成為奧迪?大眾為什麼成為大眾?斯柯達是怎麼回事?菲亞特怎麼回事?歐洲人對品牌的理解和亞洲人不一樣,亞洲又分日本人、韓國人和中國人,中國人到現在還有沒有把企業品牌做明白。

做品牌時我們發現,我們這些人都是工科的腦袋,做品牌更多像西方的政治,是一種歷史,是一種學問,學歷史的人能夠組織管理國傢,同樣也能組織管理企業。原來惠普的那個女的,是學歷史的,她在管理一個企業,而我們國傢基本上都是學理工科的人在管理企業,所以在人文、社會學方面關註非常少,而人文、社會學這些東西真正是一種能把企業做長久的關鍵。

實際上,人類歷史上保存地最長久的是宗教,宗教就是一種社會學,或者是一種心理學,或者它也是一種品牌。

當時你們請瞭哪傢咨詢公司?

我們請的是美國的蘭德,蘭德是最好的品牌咨詢公司,當時也請瞭麥肯錫,後來發現蘭德對品牌研究還是比較深的。他們認為做品牌是繞不過去的,從那以後,我們這些人開始在這方面鉆研,不再跟人傢比量,不再跟人傢比排名,那更多是很短暫、很虛的東西,要把高樓的基礎夯實。

我們認為,現在技術已經開始可以瞭,我們技術有流程,也就是說技術發展的延續函數有瞭,我們往下做,一代一代往下走,總是把以前不足的部分、遺憾的部分拋掉,不斷推陳出新,這樣等於產品越做越好。

但是,產品做好瞭,不一定能做出品牌,不一定能做出文化,所以我們叫三分技術、七分管理,管理比技術還重要。有很多純技術企業也是死掉,好多有技術的企業死掉也是因為他不會管理,也不會經營。我們叫十二分品牌或者十二分文化,文化就是品牌,品牌是最重要的。三分技術、七分管理、十二分品牌。

學習歐美好榜樣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那你總分是22分?

尹同躍:那是誇張的說法,表示強調。我們後來就按照這個方向做。我在一汽-大眾工作的時候,有大眾的同事和奧迪的同事,這兩個企業文化差異比較大。當然他們也是允許這種差異,文化的差異,一個是慕尼黑的差異,一個是狼堡的鄉土差異,他就讓這種差異存在,甚至也是在競爭中排斥,但也是在競爭中成長,品牌定位越來越清晰。

大眾原來是什麼?大眾原來不就是甲殼蟲嘛,但是後來做成瞭產品系列,從甲殼蟲變成瞭高爾夫一代,高爾夫一代又往上做更高級別的車,又做瞭帕薩特一代,後來就叫桑塔納,再往下做瞭一個POLO,然後再往下有一個Lupo,之後又收瞭一個奧迪,後來又收購瞭斯柯達,斯柯達的品牌也是比較低的。大眾在德國品牌形象高瞭以後,再走平民化就不一定做得動,所以在下面再墊一個斯柯達,後來又收購瞭西亞特。西亞特這些年台中商標申請代辦也不是很好,現在也不是特別成功,規模也沒有做起來,也一直是虧損。

就是說,大眾一直利用地區和文化的差異在做品牌,後面又收瞭一些規模非常小的產品。這些產品中進一步把奧迪往上走,就是拉空間,如蘭博基尼、佈加迪這些產品,這些產品不可能掙到錢,但這些產品把品牌往上拽,把奧迪逐步往奢侈品方向拉,把大眾品牌往稍微豪華一點拉,盡管輝騰做得並不好,給下面這兩個品牌讓空間,定位是比較清楚。我們叫象限是比較清晰的,哪幾部車做第一象限,哪幾部車做第二象限,哪幾部車做第三象限,哪幾部車做第四象限,內部盡量減少一些自己相互之間的競爭,是這麼一個情況。

我們現在也是想這麼做,但不是去簡單學他的東西,不是這樣的。哪些產品賣給誰?哪些產品賣給哪一群?什麼樣的造型代表瞭什麼樣的意思?我們現在是按照這個方向做,也是按照象限在劃,哪些落在第一象限,哪些落在第二象限,我們現在拉得還不是特別開。因為我們的時間比較短,希望通過一代一代來拉,把品牌拉開。

所以2009年,你們除瞭奇瑞之外,又搞出瞭瑞麒、威麟、開瑞,現在一共有四個品牌。

現在開瑞實際是作為一個品牌來講,它不是一個品牌,開瑞實際就是一個商用車,希望做成我們的鈴木,小車或者叫草根車。中國是一個國傢,實際也是一個世界,相當於兩個國傢,極度發達的中國和極度不發達的中國。一方面國傢的外匯還很多,一方面還要接受很多西方國傢的資助,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,這就是中國的現實。

中國一方面有很多人,居然能買很多國外極度奢侈的產品,又有一些人,剛解決溫飽,希望通過車去解決移動的問題,所以我們希望把開瑞做成中國的鈴木,小型車。

威麟也不是我們的主流品牌,威麟這個品牌其實是一個商務車,叫成一個品牌其實有點大瞭,實際有一點像大眾商務車,大眾商務車也是作為一個品牌存在的。在它的旗幟下是一個情況,名字還是用大眾的Logo,其實是很獨立的。

當時我們也是受它啟發,但是單獨起瞭個威麟名字,作為商務車來進行單獨的傳播。實際我真正的品牌是比較簡單的,一個就是奇瑞,一個就是瑞麒,希望把瑞麒往豪華方向做,然後奇瑞跟它做得開一點。

我們也不可能分得太碎,豐田做瞭這麼多年,豐田到現在實際上就兩大品牌,一個是雷克薩斯在上面,一個就是豐田在下面。豐田代表的是什麼?豐田代表的就是平民化、中庸、中庸之道。雷克薩斯實際上也是中庸,但是是屬於豪華上的中庸,是亞洲人比較內斂的個性。

而德國就不一樣,寶馬很顯然就代表瞭一種運動貴族,是一種奢華,奔馳就覺得是古典的豪華車。當然他們現在不是固守在自己這一塊,他們也是逐步在做一些試探,包括原來寶馬小車,收瞭羅孚以後也在打造一個品牌,相對也比較成功的MINI,它當時也是在英國最後留瞭一點點根,走瞭一個古典和時尚相結合的道路,復活瞭一個老品牌,規模也不是很大。

奔馳也是在想突破,當時的想法是比較好,主要是通過擴張來實現它的帝國夢,如並購克萊斯勒,收現代、三菱的股權,創建小的Smart,但是這些新的基本上沒有一個是成功的。

在這個情況下做品牌,特別是研究德國的情況,覺得他們做品牌的思維方式也是有問題的,所以我們也不敢做得太遠。如果開瑞、威麟不算,我想轎車就兩個品牌,一個是奇瑞、一個瑞麒,我的瑞麒就是奧迪方向,奇瑞就是大眾方向,奇瑞就是豐田,瑞麒就是凌志,他們之間有一個差異化。

但是豐田,實際上在日本,它裡面包括很多的品牌。

我們後來總結,從品牌這一塊來說,豐田不是特別好,在日本這一塊有好幾張網,它們的產品,前面的LOGO都不一樣,後面是統一的豐田LOGO,我們叫做背書。豐田的同質化也很強,風格做不開。其實在日本,不管是豐田的車,還是其他公司的車,LOGO捂上讓人去猜,是很難讓人傢猜出是誰傢產品的。歐洲車的風格不一樣,從它的造型,甚至從聲音都能聽出來是什麼樣的品牌。

我們覺得在品牌區隔方面,歐洲值得學習,美國品牌做得也是不錯的,但是後來做得太多瞭,以後就不能支撐。現在品牌相對清晰的是福特,一方面是福特的品牌是一個極端的、大眾化的品牌,上面有一個林肯,中間有個水星這一塊。

最近傳出水星要關閉,那你是否認為林肯也要賣掉?

不可能,水星我認為也不太可能關。福特還是一個主要的品牌,主要分三個層次:一個是福特,一個是林肯,一個是水星,實際中間地帶這一塊是水星這一塊。

多品牌是否為時尚早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他們現在在討論要不要關水星品牌,這說明這個品牌他們運作不成功。再看現代,這傢公司到現在一直是一個品牌,一點點把品牌形象往上提,應該算還比較成功。你是不是覺得中國市場足夠大,通過這種分品牌能夠同時把這個量做上去。你覺得如果奇瑞不搞其他品牌,隻是在把奇瑞品牌往上抬,難度是不是更大?

尹同躍:還是講日本企業,日產做瞭一個英菲尼迪,本田也是做瞭一個阿庫拉,每一傢都在往上提。現代也是這樣的,隻不過上面做得比較差,而下面這個相對做得比較好。上面的也推瞭快三年,第一款雅科仕出來是很早的,但就在韓國賣,量很少很少。現代在逐步區隔,每傢都在這麼做,這其實跟我們不一樣。

我們對現代這麼看,可能它現在量上去瞭,但這跟金融危機有很大的關系,並不表示它的實力多麼強大,這是我們給他們的一個評價。韓國人目前到現在這種品牌的形象依然是比較低的,或者在國際品牌方面是墊底的。它同樣的東西一定比別人便宜,它同樣的東西一定比別人多。另外,韓元匯率變動比較少受註意,它可以上下30%、40%地變,這讓現代的產品可以很便宜地在全世界一下子就推開瞭,人們還是要買便宜的東西,現代能做得比較便宜,別人做不到的便宜。

我說這就是品牌的力量,必須承認我們品牌上的差距。所以,我們在品牌建設方面更多是學歐美的品牌經驗。

現在很多人都很著急,一口就想吃成個胖子。你看豐田,包括日產、本田推第二個豪華品牌的時候,實際還是在做瞭很多年以後。如果奇瑞按照他們的節奏,咱們推豪華車也算快瞭。

早瞭。

那為什麼你們還推?是不是現在的形勢不一樣瞭,還是你們也著急瞭呢?

現在還是不一樣,現在的情況跟過去比有很大的變化。為什麼?現在這種技術基礎經驗的積累、傳播,隨著計算機手段的提高,在濃縮。現在我們叫CAE、CAD或者CAT,實際上它就是國外百年的或者其他行業的一些經驗,濃縮到這一塊,大傢都共同來用。

為什麼過去車子做得不漂亮,它的模具還是靠手工的,它曲面還是平的,現在可以做成各種曲面,比如過去設計師可以畫成很漂亮的兩維圖,也可以用泥巴做成模型,但是工業化不支持,加工不起來。現在隨著計算機的技術的發展和基礎技術的積累,這是非常容易的。

那天我開瞭一下2002年的凌志,我覺得這個車怎麼這麼老、這麼土,其實裡面的整個結構還是很土的,裡面用的還是卡帶,裡面的那幾個功能都很傳統。時間很短,車子卻很老瞭。

上次去日本,他們開瞭個尼桑的世紀,好像覺得很牛。他們給我講車子,說這個車子很貴的,是100多萬,雨刮是自動的,大雨就快刮,小雨就慢刮,燈怎麼樣自動就亮瞭、自動就關瞭。然後他問,國內沒有吧?我說國內5萬塊錢的都有,我說這些現在都可以做的,過去覺得這個電子的東西很復雜,很神秘,現在這些根本不神秘。

你現在看到的豪華車,用的技術反而還很落後,包括我們看到的法拉利、瑪莎拉蒂,這些車子,用的還是AMG那種結構,它們用不起這些大量新的技術。如果過去好多傳感器,如果ABS、ESP,豪華車過去發明一個功能要經過好多年。現在一個ESP把過去所有功能全部接納進去,而且這些功能馬上所有的車都可以用。

現在的技術發展在加速,過去的安全氣囊,早期如沃爾沃第一個用瞭安全帶,所以LOGO就加瞭一個安全帶。現在哪一個車子不裝安全帶?法規瞭。如安全氣囊。現在我們G6有10個安全氣囊,過去說簾式的安全氣囊是不是挺高檔的?現在哪一個車子不是簾式的呢?

現在技術已經分不出高端和低端產品,分不出大車和小車的差距。因為現在所有供應商都打破腦袋找主機廠。我去德國供應商那裡,他絕對不會讓我看現在的東西,因為現在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,都是給我看5年後、10年後的東西。我看完以後說,你們這麼幹有前途嗎?花瞭很多錢,幹一個很低的東西。

現在隨著網絡技術的擴散,人員在全球之間流動,技術在全球之間流動,市場在全球之間流動,做汽車已經很容易瞭。那次,有一個日本80多歲的老頭,他是一個很大企業的會長。他當時對我說,中國是最適合做汽車的,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汽車制造中心和出口大國,根本不把韓國放在眼裡。

你是不是覺得大眾還是最厲害的?文德恩是不是很厲害?

我覺得這個人還是很厲害,他特別像皮耶希,皮耶希做企業就是要很偏執,在技術上偏執,在質量上偏執,在品牌上偏執。我想做企業的人一定要偏執的人才能做企業,正常思維的人不能做企業,要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,看到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地方,這才能叫企業傢。

回到剛才的問題。按照你的說法,現在技術的積累是很快速的,信息流通等各方面導致瞭奇瑞現在再做一個高檔品牌,這個時機還是成熟的,而不是冒進的。

我們的產品準備是成熟的,包括我們這個產品性能本身,質量水平還是像模像樣的產品,在傳播這一塊我們可能還需要一個提升。

品牌之間為何不切割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說一下我的意見,前一段時間瑞麒品牌做廣告。為什麼我們說瑞麒品牌的時候,還要說奇瑞造,為什麼還要把奇瑞這個名字背書在上面?你想阿庫拉、雷克薩斯都不願意跟本田或者豐田的原公司扯在一起,為什麼奇瑞做廣告的時候也要搞到一起,這些用意我不明白。

尹同躍:我們內部也有爭議,實際上我本人還是傾向於隔開,這樣更好。但因為他們有銷售的壓力,如果不背書,消費者就會覺得很奇怪,這個品牌是哪兒來的,賣這麼貴?現在他們怎麼也得說一下這是奇瑞出來的高檔品牌,因為傳播一個品牌、讓很多人知道要花多少錢,但現在奇瑞在全國當中知道的人很多瞭。

但這是一個雙刃劍?

這是一個雙刃劍。這一塊從傳播方面來講,就是我們跟奇瑞公司不能掛鉤,要跟國外的東西掛鉤。那天他們給我講一個故事,凌志在美國的時候是很出名的,出來以後不說是豐田的,大傢都不知道是豐田的,出來後做廣告的時候就兩個車型,一個是奔馳,一個是凌志,然後說“同樣的品質一半的價錢”,就是聯動,通過這種方式來傳播。還有一款車在巴西,記不清是哪一個品牌,把另外一個品牌在前面開,也是著名的品牌,然後它的車超過去,他肯定知道這個要打官司,打官司也是一種傳播手段,為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品牌。

這就是互相比附嘛。

就是往上弄。

就是我們跟好的靠,不是跟壞的靠?

現在吉利也在這麼幹。吉利所有的品牌,熊貓上面掛個牌牌“熱烈祝賀吉利收購沃爾沃成功”,這肯定對吉利的好處很大,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它把沃爾沃往下拉。有的企業就是顧今天不顧明天,或者有的部門顧今天不顧明天。

收購沃爾沃後,吉利熊貓的廣告是“小車中的沃爾沃”,這就等於把沃爾沃往下拉。但是品牌的提升和銷量上的壓力,這個東西永遠矛盾,我覺得這時候就要看長遠。

但這受限於我們內部的考核體系。每個部門都要有KPI指標吧,賣多少臺車都要考核。另外這還是受經銷商的壓力。經銷商賣少的話,經銷商支撐就困難。你要賺錢、經銷商賺錢、供應商要賺錢,主機廠本身你可以不賺錢。但是從企業的戰略來講,像豐田不會跟自己掛鉤,它是跟別人掛鉤。

這是一種兩難的矛盾,怎麼辦?還是就這麼著,等到未來再慢慢提升品牌?

現在,我們是讓大傢知道瑞麒是哪一傢公司做的,而不是憑空出來的一個新企業,然後再割斷和奇瑞品牌的關系。我們正在想這些東西,像邁巴赫、奔馳已經夠豪華瞭,又打造一個邁巴赫,它又不是一部特別好的車。因為這個車已經很久不造,很多人都淡忘瞭,奔馳又重新包裝一下,一下子打造成那麼貴的一個東西。所以品牌有時候是可以連續的,有時候也可以不連續。

不過,現在自己拼命往上飛,但是下面又有一塊石頭總往下拽,這怎麼行呢?但是,現在硬把這兩如何申請註冊商標台中個品牌割裂開有點難度的。

目前兩難策略下造成一種後果,就是瑞麒的品牌形象不會太高,但是一個附帶產品就是把奇瑞品牌形象往上帶一帶,主要是這個效果。

這樣肯定不好,我們品牌策劃公司也反對,認為這是有危害的。但是銷售部的同志講,憑空出來一個瑞麒,誰買啊?

從另外一個角度看,奇瑞,不也是憑空出來一個奇瑞嗎?

憑空出來一個奇瑞是便宜車,但是瑞麒是比較貴,這個車快到30萬瞭,大傢覺得如果這是來自太小的企業,可能就不會買你的,大傢覺得奇瑞現在還是個大企業瞭,還不錯。

我們現在扯得比較遠,現在扯到吉利。吉利現在也搞瞭三個品牌,吉利本身這個品牌不用瞭,成為公司品牌。然後按道理是想往豪華車提升,所以搞瞭一個收購,收購瞭沃爾沃。它現在有全球鷹、英倫,帝豪是最高的。李書福到底想提升哪一個品牌?帝豪最後打造的旗幟是提到沃爾沃的角度還是什麼?

我認為我們還是比較清晰的。我們上面還有一個量子汽車,是一個合資企業。量子汽車以後跟瑞麒是並行的,但是是兩個方向的。

量子汽車與電動車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說到量子汽車,量子汽車也有好幾年瞭,但現在沒有什麼動靜?

尹同躍:量子汽車,我們想做一個跟其他企業不一樣的東西。國內汽車,一個是自主品牌自己來做;一個是屬於合資。後來國傢倡導合資也要搞自主創新,但是這個能做多遠還不知道。我們現在的情況是什麼?這幾年,量子汽車聚集瞭全球最奢華的團隊。這些人會給我們帶來什麼貢獻?我一定是要把他抓到手的,這樣我們就抓進來一大批做品牌、做IT、做產品、做銷售,這群人都是精英。量子公司一開始定位就很高。

是啊,我所知道的麥肯錫的高旭不是也來瞭嗎?

他是財務總監啊,那是一個很奢華的團隊。我這個地方,德國人占的比重很多,而且都是很高層的德國人。一方面他們的調子比較高;二方面我們也需要學習學習。因為我們很多人在合資企業做過,但是汽車公司前面那一塊做品牌、做產品定義,做產品開發,基本上,我們都沒有學到過。我這一塊就是從一開始全部規劃,有全過程,這裡外國人做的所有東西我們都可以共享。為奇瑞公司的品牌往上走,教瞭我們蠻多東西。

這個團隊現在大概多少人?

外國人就有90多人,產品已經快出來瞭。今年年底、明年年初可以做道路試驗瞭。一個是新能源汽車,一個是做豪華的汽車。先是傳統汽車,然後電動汽車是在一點點推,因為電動汽車在短期時間內養不活自己,還是靠傳統汽車養活自己。

量子汽車的電動汽車是個什麼模式?

是快換電池的電動車。我們的合作方以色列公司擁有美國BETTER PLACE公司的股份,BETTER PLACE是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運作提供基礎設施者,開發可拆卸式電動車用蓄電池。電動車續航裡程有限,電池不能裝得太大,太大也貴,現在技術也不行,所以他們用這個方式,我認為是可行的。40秒鐘換一個電池,比加油還快,然後它可以建網絡。

充電方案有問題,一個是電池太貴,大批量的話國傢補不起;第二是基礎設施支撐不瞭。BETTER PLACE這種方式,隻要換電站多,裡程短也無所謂。所以,現在量子開發的這種電動車想完全顛覆傳統汽車的模式,比如說一天交100元或者多少錢,就不用買車瞭,它是從汽車制造到換電站都是一傢,就像手機一樣,手機可以不賺錢,靠每天的話費、網費掙錢。

他們那塊有電動車,咱們奇瑞的電動車怎麼樣?

我們的電動車也在做,我們自己也做電池,自己也在做電機,自己也在做控制器,我們的三大件、三小件都是自己做。

奇瑞是自己做電池,還是有人代工做電池?

自己做電池。這個你不知道吧?我認為中國的電池是一個優勢,由於世界上的手機、電腦都在中國生產。中國的鋰電池產量太大,所以我們的電池人才也比較多,所以我們的電池材料都很便宜,比別人傢的要便宜很多,像A123、三星等他們做這些東西都很貴,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貴很多。我們的電池成本是想1瓦時可以控制在2元以內。

1瓦時是2元,大概千瓦時是2000元。有專傢說,如果千瓦時的成本控制在120美金之內,這個價位就能掙錢瞭?我們是千瓦時2000元人民幣,還有距離啊?

現在誰也做不到,我們現在已經超過瞭國傢“十一五”的目標。因為電池有幾個指標,一個就是比能量,每公斤現在大概做到130瓦時,比能量的物理極限很低,我們已經朝極限邁進。然後就是循環壽命,還有就是隔膜材料,我們都在做。

怎麼不找國內電池廠合作呢?

也談過。但是好電池廠傢很少。我們招瞭一批人,正在拼命幹。我們做瞭四、五年瞭。

跟競爭對手比,比如王傳福的鐵電池,可能做的東西都一樣,咱們的水平跟它的水平比呢?

做的東西差不多。我們的車你可以開一開,M1電動車,車子比較小,續航裡程在一百幾十公裡吧,我們準備內裝一個增程器,非常小的一個發動機,可以發電。這種車的成本大概在11萬塊錢左右,國傢補個6萬塊台中商標註冊代辦錢就夠瞭,像北京這種環境下的,一天也就100多公裡。

海外出口繼續前進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可能是金融危機引起的,現在整個的中國汽車海外下降特別厲害,包括奇瑞也下降很厲害,以前俄羅斯那些市場跌得很厲害,你覺得咱們中國企業往海外出口這個戰略要不要堅持?還是說隻是拾遺補缺?

尹同躍:肯定不是,海外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市場,因為中國市場再大,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也就是20%,80%的市場在海外。高峰時2008年我們出口瞭13.5萬臺,去年5萬臺,今年我們在12萬臺以上。

過去我們是簡單地出口,也沒有很大的投資,也沒有花很大的精力,就是人傢要車就賣給人傢瞭,那種賣是一種虛假的繁榮。現在我們把工廠做到國外去,我們在國外有團隊,去研究人傢的需求,做實驗性的開發,做當地化的一些工作。

以前是你要多少,我給你多少。現在他們提要求,要黑內飾,要發動機大一點的,我們就按照要求給他們。過去我們並沒有這種配合,現在就可以跟它配合瞭。過去簡單的貿易很容易傷害我們,現在我根紮下去,現在我就變成瞭當地的企業,有部分當地的國產化。這樣的話,你趕不走我。

現在我們在俄羅斯光有組裝廠還不行,還得有國產化。

也在做。有一些比較大的件在當地做。跟烏克蘭合作也不錯。這次經濟危機對烏克蘭這樣的國傢傷害是很重的,市場萎縮得非常厲害,但我們在烏克蘭市場占有率很高的,好的時候一個月6、7千臺,現在一個月千把臺。

目前我們海外市場有幾大塊,可能俄羅斯那邊還是一個重點。

東歐市場,中間沉寂瞭一段時間,主要是消化庫存,早期的庫存比較大。俄羅斯是一塊。俄羅斯的合作夥伴比較簡單,他們一次性訂很多,後來消化庫存,現在消化光瞭,現在改成獨立機構。我們現在是滿足當地人的胃口,當地的道路情況和我們不一樣,油品也不一樣,先當地試驗,覺得沒有問題瞭再去。中東也有一塊,主要在伊朗,還不錯。

伊朗是有一個組裝廠是嗎?

對,我們是控股。第三個就是在埃及,北非,北非也不錯。再就是南美,在烏拉圭,組裝廠。巴西準備自己再幹一個廠,不光是組裝,四大工藝、研發都要有。

巴西現在是超過德國瞭,成為全球第四大市場瞭。

它現在已經300萬臺的容量瞭。巴西這個國傢跟很多國傢關系都很好,跟好多國傢零關稅,零部件也很發達,需求量也比較大,適合我們過去。

奇瑞還是後進者啊,那些台中商標權申請老牌都去瞭,我們小弟弟去瞭他們認嗎?

還好,一個月1000多臺。我們在35%關稅的情況下還一個月賣1000多臺,要當地組裝的話你想想,該賣多少臺。零部件關稅,就小多瞭。

現代汽車全球的銷量佈局,幾大市場基本都是20%,這樣的話,哪塊市場出瞭問題都不至於影響大局,出於這麼一種考量。中國自主品牌出口海外,或者進軍國外的道路上,奇瑞是做得最好的瞭嗎?

我們占到全國出口總量超過40%,包括當地組裝,就是成套產品,就是稅不一樣。但是比如俄羅斯,你必須要達到一定程度的國產化,如果到時候不實現,優惠還要退出來。肯定要實現。

奇瑞現在的出口應該不叫出口瞭,應該叫國際化。

咱們就叫出口,我們有個國際公司。核心的發動機、變速箱任何時候都要出口。

但是現在很多企業出口海外,問題還是很多。比如成套散件運過去,裝出來的車不達標。我們奇瑞這種方面的人才積累、工藝準備應該問題不大吧。

中國很多汽車企業在國外表現特別糟糕,有的隻有產品沒有服務,有的5臺車,它都出口。我們很多時候,光有訂單我們都不賣的,有人說買我二、三萬臺車,我說不可能的事情,我們不要這樣的訂單。你賣給誰?在哪賣?怎麼搞服務?你都得告訴我,你別給中國車砸牌子。

我本人是幹這個出身的,過去是倒過來的,在一汽幹奧迪,在大眾的時候都是散件,怎麼包裝?怎麼去做?怎麼做國產化?我們是把人傢的過程反過來而已,我們從多少年前就開始幹瞭,我們都有很多辦法,到瞭地方三下五除二,車就出來瞭。

國外有的廠水平並不低,像埃及的韓國大宇廠,大宇倒掉以後當地企業買下來瞭,人都是在韓國培訓的,素質都是不錯的,我們跟他合作以後,他覺得奇瑞是最好的。

俄羅斯那個合作夥伴,它是俄羅斯很大的一個企業,跟韓國現代合作瞭很多年,他們開始說,你們行嗎,我們技術水平比你們高。後來合作合作發現差老遠瞭。現在老板看見我特別客氣,看到我們產品和技術他們傻眼瞭。

烏克蘭合作夥伴這次來,看到我們的G6喜歡得不得瞭,拿奔馳換我們G6,我說不要,我也不會坐奔馳,我說不要你那奔馳,我每年拆掉多少奔馳,我送你一臺吧。

我們現在出口每個月7000臺左右,不算差瞭。到今年年底一個月差不多2萬臺左右,重新起來瞭。

以前說出口到歐洲去,現在好像不說這個話瞭。

我們在意大利有一個廠,組裝瑞虎、S12、A1,在當地賣,打DR品牌。今年在意大利應該是在1萬臺以上。它想出去,我們不讓它出去,因為它要打自己的品牌。我們不能圖眼前的利益,我不能把他DR弄響瞭,怎麼行啊,我一定要弄奇瑞的品牌。

你是不是讓它掛奇瑞的品牌台灣商標申請,它不掛。

當時不想讓它掛奇瑞的品牌,因為我們不知道中國的產品在意大利、在歐洲發達國傢會有什麼樣的發展,我們不是很清楚。當時找我們的有很多人,牛皮吹到天上去瞭,實打實的不敢弄。他們用DR申報、做實驗,做得挺好,別人不知道是中國的車,這整個車都是我們的,我們叫SKD。

美國現在很多傢也在跟我們談,美國的法律環境更加惡劣,我們更加要小心。不搞懂,你怎麼賣呢?我們現在跟一個美國夥伴在合作,他們希望把我們產品拿過去分銷,我們不急,準備得充分一點,安全法規、訴訟規則都很復雜,不能輕易行動,最好它承擔法律責任,我們過渡幾年。

本來跟克萊斯勒的合作,如果他們不倒掉,我們都開始幹瞭,A1的車試驗都做完瞭,掛道奇的標,在墨西哥、南美賣,然後跟著到北美區。它現在倒掉瞭,而菲亞特的小車見長,所以現在不跟我們合作瞭,但是他們高管跟我們關系不錯。

奇瑞現在要進入美國的話,你覺得隻是在探討嗎?

可能現在差不多瞭。我們現在幾個產品是按照美標設計的,新出的兩個A級車。再去我們就自己去瞭。防火墻也可以自己設。

華晨出口成瞭笑話?

華晨的那個代理商通過人來找我們瞭,說一定要讓我們跟他合作,我說我們一定不跟他合作。歐洲有很多騙子經銷商,他們沒有自己的網絡,隻是找網絡代銷,因為歐洲很多賣場都可以賣各種品牌的車,賣得好就賣,賣不好就算,最後這些吃虧的是中國企業。

我們在南美籌建合資企業,烏拉圭是我們50對50的合資企業。現在漸漸減少總代理,都是我們自己控制網絡,因為網絡很值錢。

目前埃及的網絡是由我們控制?

埃及還不是,埃及是由他們自己控制。這個企業比較大,也比較老。現在在加強跟它資本方面的合作。在伊朗就是,開始是這樣做,我們買一點股份,現在我們是49%,董事長、總經理都是我們的。他們人比較多,股權比較分散。

兼並並非理想之道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馬爾喬內說要生存必須聯盟,研發是很貴的,不可能什麼都自己研發,細分市場太多瞭,得靠聯合才能全部進去,我們奇瑞基本上是獨立自主做,你覺得未來靠自己能夠做下去嗎?

尹同躍:我們跟外國人談過很多次,發現跟他們合作,誰都不會把真東西拿出來的,都是看中對方的東西,不會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。要不就大吃小,平等的合作很難達成。我不知道吉利沃爾沃怎麼做的,他們之間一定會有一個很高的墻,擋住沃爾沃的東西被吉利所用。就像上汽收購雙龍,搞得雞飛狗跳。汽車競爭以後可能還是靠自己的實力。

你說像克萊斯勒和菲亞特,這種聯盟基本上是菲亞特把克萊斯勒吃瞭,那樣的話自己可以作主瞭,平等的聯盟很難成功。

平等的,哪個成功瞭?汽車行業的合作兼並到目前也沒有看到成功的,雷諾日產隻能說是可以期待,奔馳和克萊斯勒之間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兼並,但是兼並失敗瞭。寶馬和Rover之間也是一種失敗。這種情況下,現在就不知道菲亞特跟克萊斯勒之間結果怎麼樣。

你判斷呢?

我看不好。

那像上汽收羅孚,北汽收薩博的東西,我覺得這種收法比較幹凈,沒有後遺癥。

這種收購成本很小,風險很小,作用也很小,不會有太大的影響,都是多少年沒有維護的技術。

對於基礎比較差的企業來說,這是好的辦法。你覺得奇瑞未來有沒有可能去收一些國外運營不下去的品牌和平臺?有沒有這種可能性?

收購品牌我們不會,收購平臺我們也不會,奇瑞現在來講,已經有很多品牌瞭,平臺技術已經很系統瞭,很全瞭,現在是一代代往下走。再說,我們也瞧不上,能出售的東西不會是好東西。

目前像比亞迪,平臺是一樣的,隻不過車的造型是不一樣的。你們是否也是在這麼做?

很多人對平臺的理解有誤區,以為平臺就是底盤,實際平臺概念要大很多。我們現在走平臺化戰略和走模塊化戰略。

大眾在走模塊化戰略,奇瑞也在從平臺化到模塊化嗎?

模塊化還是有很多的內涵,完全的把它打碎瞭。有些東西就是一種模塊的組合,你很難說它是平臺化。大眾20年前開始做平臺化。我們現在想走大眾這條路,從平臺化迅速過渡到模塊化。

奇瑞現在有多少個平臺?

我們現在是4+1。一號平臺A00級,二號平臺A0級,三號平臺A級,四號平臺B級,還有一個後驅的平臺,以後做豪華車啊、SUV。

我們也看到奇瑞也進入瞭重卡市場,進入各個細分市場的目的是因為這些市場比較好做嗎?

重卡是這樣的,我們認為國內的重卡是有一定機會的,需求量比較大。卡車現在同質化比較嚴重,像微車一樣,大傢都是差不多的,沒有哪傢特別高的。另外中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改裝車公司,本身有需求。

我們跟奔馳對標,一項一項跟它對的。造型是很時尚的,很超前的,標準定的比較高。然後中集在海外也有銷售,同時在國內打一個差異化。

你們在鄂爾多斯也建廠瞭,為什麼?

鄂爾多斯這塊,那裡帶車架的SUV需求量比較大,那地方比較富有,國外SUV豪華市場需求量很大,我們希望在那裡做帶車架的SUV。

目前那邊整個產能大概是多少?整個奇瑞產能現在大概多大?

還沒完全定,可能也比較小。奇瑞整體產能限制規劃到150萬臺左右。目前我們大概1個月在6萬輛左右的產能,一年七八十萬輛,主要生產基地在蕪湖。

大連規劃產能是多少?

大連在建,規劃產能是20萬輛。主要是生產出口這塊的。大連是港口,從廠裡出來直接就能裝船。生產的車子先是A級車平臺,三號平臺。

抄總是山寨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奇瑞到底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企業?

尹同躍:我們還是想成為國際品牌,國內賣再多也不能成為國際品牌。我們在國內主要推是奇瑞,在國外推一個新品牌成本要高。

奇瑞今年定的目標是82萬臺?

我們對經銷商報71.6萬,報得稍微小一點。對外我們想多搞一點,當然也不是特別重要。70萬臺、80萬臺對於企業來說沒有太大的區別。去年是50萬臺,我覺得做到70萬也夠瞭,再多就不正常瞭。

有傢企業去年目標是40萬,今年就翻到80萬,每年都要這麼翻。

它不這麼翻不行,它2025年要變成全球第一。

這傢企業進軍汽車業的時候,是以電動車來說事的,但是他這幾年賣的全是傳統汽車。我們來分析這種模式,肯定有它的成功之處。它能賣到這麼多,也挺瞭不起的。現在它的成功之道就是純抄,這個成本很低。第二它沒有改款,一改款就是另外一個車,就進入另外一張網。這樣能夠極大地把規模做大。第三就是所謂的垂直一體化,很多東西都自己弄。而且據說去年盈利還是最高的,你覺得這些邏輯成立嗎?如果成立的話,以後還會成立嗎?

我認為,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可持續的,現在反應的很多利潤,是因為還有很多債沒有還。比如經銷商的很多返利,它這種完全是套錢,把錢套進來,走到後面都要找它的。

就是說,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?

你想想,一個小地方都招十傢、二十傢的經銷商,先把錢打進來,把車提過去再說,後面就不管瞭,再看就大量的淘汰,這樣做起來資源的確有很大的浪費。這個企業我是沒有接觸,工廠我也不知道你去過沒有?他工廠不讓隨便進來,他這樣就人海戰術,而且特便宜,大車做得很便宜。

我剛才講的垂直一體化,很多都能變成自己造的?你認為這個能便宜?

什麼都由自己做,自己做肯定都很便宜。比如物流成本、開發費用、管理費用,但是術業有專攻。時間稍微長點就能夠看出來瞭。

但是純抄的話,比如它不改動或者改動很小的話,拿人傢成熟的東西抄,問題終究會少一些?

確實問題會少,因為它抄的基本上都是豐田的車,豐田的車也很成熟瞭,豐田本身就是一個很保守的公司,很多東西都很完美。即便抄得不像也不會太差,再加上自制,東西做得很便宜,選的車子也比較大。

你覺得這種模式有可持續性嗎?一直會抄下去嗎?我現在擔心它會不會開創汽車業的一種新模式?

世界上有靠抄成為大企業的企業嗎?現在就是純粹的抄,抄總是山寨,怎麼能做大呢?也就是搞點市場,賺點快錢而已。要抄的話,大傢都抄過,日本人也抄過,韓國人也抄過,後來都轉瞭。我希望它創造一個新模式。

現在如果它轉型,開始自我研發,可能就算有比較好的基礎瞭,因為現在的量也比較大的,而且現在講故事也好講瞭。

其實它抄是抄到極致瞭。中國特殊的市場環境,法律上也不健全,用戶也不是特別懂汽車,所以也敢買。

主要他沒有什麼出口,沒有太多出口?

出口也出一點點,弄不大。

我在想,汽車業可能需要一些新的想法,他們的這種想法倒也挺獨特的。你覺得未來它的電動車這一塊,會讓它成功轉型嗎?

電動車本身還是汽車,基礎還是汽車。如果汽車不認真做,還是抄的話,換一個動力總成也是很難做好的。

但是它畢竟逼奇瑞逼得比較兇。

不存在逼,對我們有一點影響。我們就是我們,不是因為我們賣得多和少而影響自己的動作,自己該怎麼煉就怎麼煉。

借這個機會你去看一下我們的實驗室,其實我們做瞭很多別人難以想象的基礎工作。我們現在拿一個車去抄,不是由我幹,由這個團隊幹完全都可以幹得很好,但是我們不能這麼幹,我們不會這麼幹的。我們現在必須要創建自己的東西,從截面、結構等很多元素都要是自己的。比如我們現在設計一個大樓,甚至每一塊磚都是自己的。

現在汽車消耗的東西越來越一樣,產品的技術也越來越接近,產品質量高低常常也純屬是心理作用。我們陳書記(蕪湖市委書記陳樹隆)開我們的G6,大概開瞭2萬多公裡,他對我說,確實沒有一點偏見,這個車的確是開得一點毛病都沒有,不比奔馳差多少,差的就是品牌。

靠制度來影響決策

《汽車商業評論》:我研究奇瑞的車,發現奇瑞有些地方還真是比較省錢,比如有幾個車上放碟片和卡帶的音響系統,是好幾年前的一個老東西,現在還在延用,我個人覺得那個不好看,為什麼不重新換一下?

尹同躍:我們有一個委員會,叫通用化委員會。做汽車零部件越少越好,還要保持十年的備件,備件已經很大瞭。他們就是特別控制新零件、部件的開發,必須經過他們同意才能開發一個小燈啊、把手啊。在這方面,可能是個問題。

所以人傢一坐在車裡看這種東西,你看3萬元的車也是這樣,10萬元的車也是這樣?

做得好也沒有問題,大眾也是這樣的。比如大眾、奧迪的出風口都一樣。我們現在可能過份強調延用。

你怎麼理解領導個人的作用對企業的影響?

我們逐步用制度來代替人。過去都是由領導來定,但是現在誰也定不瞭,都由市場來決定。如品牌定位、產品定義、要花多少資源來做,最後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,賣多少錢,賣多少量,都要經過評審,評審需要多少個男的、多少女的,多大年齡的,都很規范瞭。

現在這個制度慢慢建立起來?

對,這會犧牲一些速度。現在我不需要速度,是需要穩,這樣逐步逐步穩定。因為小孩子也需要培訓嘛。什麼是品牌?什麼是市場?新的QQ產品定義又不一樣,在這一塊我們跟國外的品牌也很一致,不過我們的員工年輕一點,有很多德國的人在這邊,但是都很像模像樣。

也就是說你力圖在培養一種文化?

我們主要還是文化的問題。現在我們就是反復總結,為什麼德國跟別人不一樣,在一戰就被幹倒瞭,二戰又毀光瞭,短短的時間又起來瞭,這就是文化。

德國是什麼文化?是工匠文化。有一次我們去瞭德國安普,後來老板就送給我一個手工小拖拉機,我把它帶回來瞭,這是他們技校的小傢夥手工摳出來的東西。當時我一個朋友在德國大眾已經是級別比較高瞭,他送給我一個禮物就是煙灰缸,是他兒子自己做的,他說我兒子以後就是想當一個好沖壓工。

你看,我們現在都是兒子怎麼去獲得諾貝爾獎,兒子去當明星,考慮掙錢,沒有人考慮當工人。即便是當工人,最好的工人也得搞一個函授,搞一個自考,拿一個文憑去當五流的白領也不願意當一流的藍領。這就是我們整個社會導向文化,這是非常差的,千軍萬馬,一個獨木橋都要去當官,都要光宗耀祖。

日本你去看,也是工匠,現在我們學很多豐田那套東西,就是師傅帶徒弟的概念。養規矩形成一個好的習慣,那就是像學木匠一樣,師傅就是師傅,就跟他老子似的師傅,規矩就是給他打洗腳水,生活方面的習慣也都很重要。

所以在德國社會是個工匠社會,日本也是一個工匠社會,當然現在可能也出現一些問題,也就是富餘勞動力比較高,最起碼的勤奮力量在下降,所以日本現在有些企業比較困難。

你們現在有幾個研發院?

現在乘用車分為一院、二院、三院,還有個平臺院、商用車院,5個院。商用車院主要是後續的。這個也是參考瞭豐田、福特的研究架構。在不斷的完善,做項目逐步以平臺為主,我們是一個院就一個平臺。

奇瑞上市已經說瞭很久瞭,現在還上市嗎?

市裡一直想讓我們上市,但我們上市的積極性不是特別大。

看來現在是不缺錢瞭?

我們目前還有一部分零部件,存在上市公司母公司內部關聯交易,跟國傢去年下的文有些沖突,這一塊還需要把它清理掉,但現在還清理不掉。真正在股權這一塊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梳理。

但是,這對汽車業來講是不可避免的?

是的,比如豐田有愛信、電裝,現代有摩比斯。

最後再重復問一下,對於奇瑞目前的步伐,你的真實心態是什麼?

我們一定不要急,急的東西,快的東西,一定不好吃。國內很少有企業在想怎麼樣把企業做紮實瞭,做出自己的特色來,相反是恨不得明天變成世界第一。我們更希望能夠做得久,哪怕自己小一點。

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134972B1A10A72D3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n635t4w3 的頭像
    jin635t4w3

    喝出健康春夏秋冬

    jin635t4w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